继发感染与骨髓炎
许氏禄丰龙和孙氏彝州龙都是来自云南省早侏罗世的蜥脚类恐龙。古生物学家发现,有不少禄丰龙化石的第7、8节颈椎融合,而彝州龙的第4、5节尾椎融合。
伤口感染发展到这种程度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意味着这条禄丰龙在受伤后又存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它忍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痛苦。通过现生鸟类或爬行动物的患病情况,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这条禄丰龙当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行为变化,如体温升高、免疫力减弱、呕吐、乏力、活动范围减小等。不知道它后来是否死于这次伤口感染,但毫无疑问,这给它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影响。
“不良习惯”拖累恐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无法在健康的动物化石上发现古病理信息;第二,无法在疾病直接中断生命的动物化石上发现古病理信息;第三,患病后痊愈的动物化石上可以发现古病理信息。所以,只有那些在患病后延续了一段时间生命,病变对其骨骼或其他可保存的组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古代生物死亡后,其病理信息才可能通过化石遗存下来。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如今还能够在愈后的化石中发现古代生物的患病证据。
人体医学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年龄、遗传易感性,以及内分泌失调,是一种自发性疾病。这种疾病会限制生物个体脊椎的移动范围,从而影响个体的生活,但是该病痛感不明显,综合来看,这种疾病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遭遇不寻常袭击
作者:王董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
文章来源:《中国兽医科学》 网址: http://www.zgsykxzz.cn/zonghexinwen/2022/0722/783.html
中国兽医科学投稿 | 中国兽医科学编辑部| 中国兽医科学版面费 | 中国兽医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兽医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兽医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