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7月至9月期间,泰国的新冠疫情正在从阿尔法变异株转向德尔塔变异株。2021年8月15日,在泰国南部商业繁华的宋卡府,一名32岁的健康女兽医,也就是患者A,到位于宋卡府合艾区的宋卡王子大学医院就诊。
在仓鼠中,纤毛细胞是SARS-CoV-2靶细胞最多的细胞类型。
SARS-CoV-2是目前发现可以感染人的第七种冠状病毒,和SARS-CoV一样,利用ACE2作为入侵受体。其中,病毒囊膜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是介导病毒感染的首要步骤,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病毒的宿主范围。据中科院微生物所介绍,研究团队以来自哺乳纲和鸟纲的11个目的26个物种的ACE2为研究对象,包括家畜、宠物和野生动物等,探究其与SARS-CoV-2 刺突(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结合情况。
同时,研究还发现SARS-CoV RBD除了可以结合上述17个物种ACE2外,还可以结合小鼠(啮齿目)的ACE2,这表明SARS-CoV的宿主受体范围可能与SARS-CoV-2不同。
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还通过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裂解S蛋白而启动的。
SARS-CoV-2疑似猫与人传播时间表,泰国,2021年8月。
如下图所示:研究者表示,从患者A获得的相同的SARS-CoV-2基因组序列和从猫及其2个主人那里获得的序列,以及动物和人类感染的时间重叠,表明这一系列感染在流行病学上是相关的。由于患者A之前没有与患者B或C会面,因此当猫打喷嚏时,她可能因此被猫传染了SARS-CoV-2。基因组序列与在同一省份流传的患者G和其他序列的基因组序列不同,通过使用成对距离公式,研究者排除外部传播的可能性。阿尔法变异株在宋卡府广泛传播一直持续2021年7月底;但在曼谷,德尔塔变异株2021年7月初以来就非常很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表明,总体而言,猫体内新冠病毒靶细胞的比例远高于穿山甲和猪体内相应细胞类型的比例。
在穿山甲中,研究人员发现一小部分内皮细胞能够共同表达ACE2和TMPRSS2。
美国疾控中心(CDC)旗下学术刊物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最新一期发表了一篇研究,披露了泰国一起新冠病毒猫传人疑似病例。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组测序,推断泰国一名32岁的健康女兽医被一只猫传染了新冠病毒。这只猫则是被主人传染新冠的。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医学院、宋卡王子大学兽医科学学院等。
研究人员表明,与此前的报道一致,SARS-CoV-2在鸡和鸭中的复制较差,在家禽(鸡、鸭、鹅和鸽子)的肺细胞中未发现SARS-CoV-2靶细胞。
患者A的密切接触者中没有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对在兽医医院工作的所有30名工作人员的接触者追踪调查发现,另外1名与其他新冠病毒患者有过接触,这名兽医(患者G)在大型动物部工作。患者G在猫到达前1天就发烧了,并于2021年8月13日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患者G报告没有与猫或患者A、E或F有直接或间接接触。
这项研究还排除了一些SARS-CoV-2的潜在中间宿主,包括啮齿目(豚鼠、大鼠、小鼠)、翼手目(马铁菊头蝠、中华菊头蝠、菲菊头蝠)、食虫目(西欧刺猬)、非洲兽总目(小马岛猬)、和鸡形目(鸡)。
研究者进一步对患者G和患者A、B、C、猫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在基因分型之前,研究者还检测了宋卡府其他患者的SARS-CoV-2病毒RNA。通过可视化系统发育树,研究者发现患者B、C以及猫的新冠病毒基因组与患者A的新冠病毒基因组相同,但它们与同一省份其他患者的基因组不同。
抵达宋卡王子大学医学院后,父子俩和猫立即住进了隔离病房。2021年8月10日,这只与患者睡在同一张床上的猫被送往大学兽医医院接受患者A的检查,发现临床正常。患者A给猫采集了鼻腔拭子和肛拭子样本,另两名兽医患者E和F则负责控制猫。在采集鼻拭子时,猫对着患者A的脸打了个喷嚏。当时,所有3名兽医都戴着一次性手套和N95口罩,但都没有戴面罩或护目镜。整个兽医组与猫的接触时间持续了大约10分钟。
此前,中国研究人员针对穿山甲、猫、家猪这三种新冠易感动物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大肠等组织创建了高质量且全面的单细胞图谱。研究人员在猫的肺、眼睑、食道(免疫细胞)和直肠(肠内细胞)中检测到了ACE2和TMPRSS2共同表达细胞。
虽然直接或间接(污染物)接触者也是传播给患者A的潜在途径,但这些可能性较小。研究者分析,因为她在检查猫之前和之后都戴着手套并洗手。猫打喷嚏的传播目前还是假设,因为接触短暂且不是非常亲密的行为。从猫获得的鼻拭子中相对较低的RT-PCR循环阈值(编注:Ct值,Ct值越低则病毒载量越高)表明病毒载量高且具有传染性。由于患者A戴着N95口罩,没有面罩或护目镜,她暴露的眼表容易受到猫打喷嚏的飞沫感染。她的感染意味着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接触眼睛传染,这提示了与高危人群或动物近距离互动时戴防护镜或面罩以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中国兽医科学》 网址: http://www.zgsykxzz.cn/zonghexinwen/2022/0615/773.html
中国兽医科学投稿 | 中国兽医科学编辑部| 中国兽医科学版面费 | 中国兽医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兽医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兽医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